2014/03/03
18:25記者陳治交/台南報導

Teeball是將球放在球架上,讓小朋友享受打擊的樂趣。(記者陳治交攝)
Teeball和棒球最大的差異是,球是放在球架上讓打者打擊,不是由投手所投出,讓小朋友盡情揮棒享受打棒球的樂趣,除了規則不同外,防守概念雷同。
Teeball源自美國,改良於一般的棒球運動,為推廣棒壘球而設計的啟蒙性遊戲運動,集跑、投、打於一體,不僅能鍛鍊學生的身體素質、開動腦筋及運動反應能力,更能培養學生相互配合的團隊協作精神。
有別於國內另一種樂樂棒球,在規則上, Teeball打一局為一輪十人次,雙方各打二局共二十人次,比賽不可提早離壘,因不採用出局制,一場比賽約三十分鐘就結束,可增加許多場次。器材方面, Teeball使用天然橡膠球,需戴手套,比較像棒球。
Teeball並無投手,球固定在球座上被揮擊,男、女選手盡情揮棒,連女選手也可擊出深遠的外野安打,讓守備的男選手望「球」莫及。目前 Teeball已推廣到國小五、六年級,「遊戲」性質較重,一場比賽下來,衣衫淋漓,從小朋友拚命接球的賣力表現,不難看出 Teeball已落實在校園之中,讓學童在運動、娛樂時,也可感受到棒球比賽的樂趣,且適合全民運動推廣。